基建互聯是大灣區發展的前提。最近以來,廣東港澳大灣區機場設施建設加快,航線增加,航空經濟發展加快。
卡塔爾航空公司2日宣布,自2019年12月19日起,廣州白云國際機場的所有進出港航班將轉移到新的二號航站樓(T2)。
不僅如此,目前以第四、第五跑道、三號航站樓為主體工程的白云機場三期擴建工程的前期工作已經開始。三期擴建項目完成生產后,隨著空域改革的加快,白云機場將成為世界重要的世界級航空樞紐之一。
11月29日上午,珠海機場改擴建項目航站樓工程動工儀式在珠海機場現航站樓東側施工現場舉行,該工程總投資約48.02億元,擬于2023年建成。項目投入使用后將解決目前珠海機場設施設備承載力和運行保障能力日漸飽和,難以滿足機場業務發展需要的問題,使珠海機場的設計容量提升至滿足年旅客吞吐量2750萬人次水平。
與此同時,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正在全面推進衛星廳、三跑道等新一輪擴建工程。11月28日,深圳機場舉辦了以“從深圳出發 看世界”為主題的新開國際航線推介會。今年深圳機場年度國際旅客首次突破500萬人。在推進會上,深圳機場表示,年內將開通多條新的國際航線,深圳機場也預計每年維持10條以上新的國際航線的發展步伐。
廣東省體改研究會副會長彭澎對第一財經分析,隨著《廣東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出臺,珠三角各市也紛紛設立灣區,加快基礎設施發展。機場建設是一個重要環節。
另外,香港國際機場積極推進三路系統建設的澳門國際機場積極與各方合作推進填海建設方案和項目環境評價的制定。
數據顯示,2018年,廣東港澳大灣區五大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2億人,貨物吞吐量830萬噸,是中國航空運輸最繁忙的地區。
彭鵬告訴記者,廣東港澳大灣區內部航空旅游人口非常密集-大灣區總人口7000萬人,但航空旅游頻率與世界其他幾個大灣區相比,有很大差距和潛力。隨著廣東港澳大灣區的加快發展,旅游需求進一步增加。
加快機場建設,擴大更多航線,推進航空經濟發展,是廣東港澳大灣區建設世界級機場群的重要內容。
今年2月發表的《廣東港澳大灣區發展計劃綱要》提出建設世界性機場群。鞏固香港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加強航空管理訓練中心功能,提高廣州和深圳機場國際樞紐競爭力,加強澳門、珠海等機場功能,推進大灣區機場錯位發展和良性交流。支持香港機場第三跑道建設和澳門機場改擴建,實施廣州、深圳等機場改擴建,開展廣州新機場前期研究工作,研究建設一批支線機場和通用機場。進一步擴大大灣區的境內外航空網絡。
另一方面,作為航空出行最繁忙的區域,珠三角的空域資源十分緊張。民航資深專家李曉津說,像珠三角、長三角等地,作為我國經濟最為發達、人口最為稠密的區域,空域也最為繁忙。在未來建設世界級城市群的過程中,隨著經濟發展人口的增加,空域資源緊張的局面將進一步加劇。
在這種情況下,加強相互合作、優勢補充是很重要的。
11月15日,廣州、香港、深圳、澳門、珠海機場管理機構代表和民航行業相關人員一起出席了2019年廣東港澳大灣區五大機場高層聯合會議。與會者一致認為,五大機場在地面交通、空域資源、航線網絡、技術創新、產業培育等方面積極建立發展共識,深化協商合作,共同推進五大機場優勢互補、緊密合作、聯動發展的良好結構。
【觀點僅代表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場】
掃一掃添加微信
使用小程序
使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