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內卷嚴重的職場環境中,大家都希望通過努力工作獲得更高的職位和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然而,你有沒有想過,有時候你表現得越出色,反而越難被提拔?這并不是開玩笑,在建筑行業尤其如此。
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一個來自建筑設計院的小故事——也許能給身為項目經理的你一些啟示。
?
延伸閱讀|項目經理:建筑項目成敗的關鍵人物 http://www.99984.cn/xwzx/31542.html
?
李工,是某知名國有設計院的一名項目經理。從入職那天起,他就展現出了強大的專業能力。不管是方案深化、施工圖設計,還是現場協調、進度管控,他都能處理得井井有條。別人眼里的“爛攤子”,到了他手里幾天就能搞定。
公司里幾乎所有大型重點項目,最后都會“兜兜轉轉”地落到他頭上。設計總工、部門主管、甲方代表,誰提起他都豎大拇指。
按理說,這樣的人才,升職加薪應該是順理成章的事吧?可奇怪的是,每年一到提拔中層干部的節點,他總是榜上無名。更讓他摸不著頭腦的是,晉升的常常是那些技術平平、還經常找他幫忙的年輕同事。
李工一開始懷疑是不是自己人緣不夠,后來又想是不是自己在某些會議上得罪了人。直到有一天,他終于鼓起勇氣找部門主任談了一次。
主任聽完他的疑問,只是嘆了口氣:“李工啊,你太能干了,反而讓我們升你有些顧慮。”
“我太能干?這話什么意思?”李工一頭霧水。
主任苦笑了一下:“你現在是我們院里最穩定的項目負責人,大項目小項目只要你在,我們就放心。真把你提拔成部門副主任了,那你現在手頭的項目怎么辦?其他人誰能接得住?”
聽完這番話,李工沉默了。他忽然意識到,自己這些年來拼命干活,不但沒有換來更好的發展機會,反而被牢牢“綁定”在原地,成了“關鍵崗位不能動”的人。
?
像李工這樣的遭遇,在建筑行業其實非常普遍。特別是一些基層項目經理,明明業務能力一流,做事踏實負責,卻總是卡在晉升的門檻前,遲遲沒有突破。為什么?下面我們來解析老板“明升暗降”你背后的5個真相:
1. “不可替代”的隱形牢籠
你在項目一線太強,強到所有人都依賴你。老板會擔心:你一旦升了,現有項目怎么辦?沒有接班人,沒人能接手,你升職反而可能讓團隊運轉出問題。于是,為了“大局穩定”,你就被牢牢按在了原地。
?
項目經理不是只靠技術吃飯的職位。升到更高層后,溝通協調、組織管理的能力反而更重要。很多人業務上很強,但不愿意教人、不懂帶人,也沒時間提升自己的軟實力。結果老板覺得你還“欠火候”。
?
你一個人把所有事情攬下來,不愿意放手。久而久之,團隊里沒人能獨立做決策,老板自然不敢讓你離開現有崗位,更別說讓你升職了。
?
你可能做項目很細致,但在老板眼里,你只是一個“優秀的執行者”,而不是一個能站在全局高度思考的人。老板要的是能為公司未來布局、能協同多個團隊的人,而不是永遠只關注圖紙和進度表的人。
?
很多項目經理只和施工單位、設計團隊打交道,忽略了和領導層、其他部門的溝通。在職場里,能力是一部分,能被“看見”同樣重要。如果老板對你的印象只有“靠譜”,那你在升職名單上也很難脫穎而出。
?
那么問題來了,如果你也發現自己陷入了“太優秀反而被困住”的處境,該怎么辦?以下這5個方法,或許能為你打開一扇升職的門。
?
把你的經驗、方法系統地傳授給團隊成員。不要怕別人學會會“取代你”,只有當團隊可以脫離你正常運轉,你才有資格升上更高的崗位。
?
報名一些管理類培訓課程,例如PMP、企業內部中層干部培訓等;多參與跨部門會議,主動練習“向上匯報”和“團隊協調”。你的溝通風格、表達方式,也會影響老板對你領導潛力的評估。
?
比如加入公司的人才培養小組、戰略規劃會、技術標準制定委員會等。這些都能讓你展現除項目管理之外的綜合能力,也讓更多高層看到你。
?
別只盯著項目本身。試著從公司整體經營的角度去思考:能否在成本控制、流程優化、團隊建設等方面提出建設性意見?這將大大提升你在老板心中的“戰略地位”。
?
你可以主動找上級聊聊職業發展規劃,而不是一味埋頭苦干。但別把它搞成情緒發泄,要站在“為公司發展更好”的角度,談你希望承擔更多責任,并提出你的接班人方案。
?
回到李工的故事。經歷那次談話后,他沒有繼續抱怨,而是開始主動調整:
他帶著年輕設計師參與項目全過程,從方案到施工圖,從報建到竣工驗收;
他不再事無巨細,而是把更多任務分配給團隊成員,同時給予指導;
他積極參與公司內部的標準化流程制定,還被推薦參與集團的人才梯隊計劃。
?
一年后,李工如愿晉升為副主任。他帶的項目依然運轉良好,他本人也從“超級項目經理”進化為“全局型管理者”。
所以,能力強不是問題,但你得讓公司知道:升了你,不會丟掉一個項目經理,而是得到一個領導者。
在建筑行業,技術只是基礎,管理力、影響力、替代性才是升職的硬通貨。把這篇文章的建議落實到行動上,下一個獲得機會的,也許就是你。
【觀點僅代表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場】
掃一掃添加微信
使用小程序
使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