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層驗收、墻體放線
?
砌筑基層的樓地面浮漿、殘渣清理干凈并彈線。填充墻的邊線、門窗洞口位置線應準確,偏差控制在規范允許范圍內。
?
二、植筋
?
植入深度控制
?
砌體與柱或剪力墻間的拉結筋,過梁、圈梁、現澆板帶鋼筋與結構連接及構造柱立筋與上下層連接采用植筋方法,結構膠采用合格的結構膠,植入深度不小于12d(ф6拉結筋按80mm施工),間距500mm。
?
植筋膠及拉拔試驗
?
鉆孔應用吹風機清理干凈,保證鉆孔深度,植筋必須經過拉拔試驗,合格后方可進行后續施工,所需的植筋膠要提前選好廠家,保證性能合格、操作簡單。
?
三、構造柱
?
設置部位及施工流程
?
【需要設置構造柱的部位】
?
1) 不同材料交接處;
?
2) 內外墻交接處;
?
3) 墻長大于4m;
?
4) 砌體無約束端;
?
5) 洞口寬度大于2m。
?
【構造柱施工流程】
?
鋼筋綁扎→磚墻砌筑→模板支設→混凝土澆筑
?
截面及模板要求
?
250×墻厚,配筋為 4ф12(HRB335)ф6@200。構造柱兩側的墻體設馬牙槎,采用先退后進方式,馬牙槎邊口應吊線砌筑構造柱邊貼雙面泡沫膠條,厚度不小于5mm,構造柱所用砼的強度等級C20,砌體模板要有可靠的加固及支撐措施。
?
混凝土及鋼筋要求
?
1)構造柱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低于C20;砌體砂漿的強度等級不應低于M5。
?
2)構造柱的截面尺寸不宜小于240mm×240mm,其厚度不應小于墻厚,角柱、邊柱的截面寬度可適當加大。柱內的豎向受力鋼筋,對于角柱、邊柱不宜少于4ф14;對于中柱不宜少于4ф12。
?
箍筋要求
?
3)構造柱的箍筋在樓層上下500mm范圍內宜采用ф6,間距100mm,一般部位宜采用ф6,間距200mm。
?
細部
?
混凝土澆筑
?
?
四、拌制砂漿
?
砌筑砂漿不準使用隔夜砂漿,而且使用過程中不準隨便加水,攪拌后的砂漿要盡快在短時間內用完,避免時間過長,砂漿終凝。
?
五、底部
?
標準磚
?
砌塊填充墻砌筑時,墻底部應砌3皮標準磚。
?
混凝土止水帶
?
廚衛等防水房間設200mm高素砼止水帶。
?
六、墻體砌筑
?
排磚及砌體要求
?
1)填充墻砌筑時應預選、預排砌塊,并清除砌塊表面污物,剔除外觀質量不合格砌塊。墻體砌筑時應掛線,砌體的平整度、垂直度要隨時用靠尺校正。
?
組砌要求
?
2)填充墻砌筑應錯縫搭砌,加氣砼砌塊搭砌長度一般為不得小于砌塊長的1/3。豎向通縫不應大于2皮砌塊。
?
灰縫要求
?
3)填充墻砌體的水平灰縫應平直,按凈面積計算的砂漿飽滿度不應小于80%。豎向灰縫應采用加漿方法,使砌砂漿飽滿,嚴禁用水沖漿灌縫,不得出現假縫、瞎縫、透明縫。豎縫的飽滿度不應低于80%。在砌筑砂漿終凝前后時間內,應將灰縫刮平。
?
拉結筋要求
?
4)填充墻砌體與結構的連接,每500間距設置ф6后植的拉結筋,伸出結構墻柱邊700。拉結筋根數設置根據墻厚,每120mm寬時設置一根,120~240時設置2根,<120時設置一根,>240時設置3根。
?
七、腰梁(窗臺梁)
?
控制要點
?
1)每層墻高的中部應增設高度為120mm,與墻體同寬的混凝土腰梁。
?
2)砌體工程的頂層和底層應設置通長現澆鋼筋混凝土窗臺梁,高度不宜小于120mm,縱筋不少于4ф10,箍筋6ф@200;其它層在窗臺標高處,應設置通長現澆鋼筋混凝土板帶,板帶的厚度不小于60mm,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小于C20,縱向配筋不宜少于3ф8。
?
窗臺梁要求
?
窗臺頂面應澆成內高外低,高差在60mm以上的斜面。
?
八、塞縫
?
砂漿(細石混凝土)
?
填充墻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時,預留30~50mm的空隙,待填充墻砌筑完并至少間隔15天后,再用C20細石砼或高強度水泥砂漿進行塞縫。
?
磚
?
填充墻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時,以45°~60 °角頂緊;補砌時,對雙側豎縫用高強度等級的水泥砂漿嵌填密實。
?
【觀點僅代表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場】
掃一掃添加微信
使用小程序
使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