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產業結構深度調整和技術加速變革的時代背景下,勘察設計企業正處在一個前所未有的轉型關口。從粗放式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從增量時代進入存量競爭,從傳統作業方式邁入數字智能主導的新階段,企業若想在新時代下生存、發展甚至突圍,必須重新思考自身的核心能力體系。資源整合能力與持續創新能力,正是當前勘察設計企業構建未來競爭力的兩大支柱。
?
資源整合能力,是企業實現“能生存”的根本。面對日益復雜的項目需求和多元的產業格局,企業不僅要具備動員和調配內部資源的能力,更要能打通上下游資源鏈條,整合外部優質資源,實現從“單點式服務”向“系統性解決方案”的升級。這種整合能力包含兩個維度:一是資源運營能力,即企業拓展項目、鏈接資源、促成合作的能力,是“拉項目”的關鍵手段;二是資源轉化能力,即企業將資源有效轉化為產品和服務的能力,是“做項目”的核心所在。唯有兩者兼具,企業才能在競爭中不斷鞏固市場地位,實現可持續成長。
?
持續創新能力,是企業實現“能發展”的關鍵。在競爭日趨激烈的設計行業,固守傳統、復制老路已難以獲得增長動力。企業必須具備不斷推出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與新模式的能力,以創新為客戶帶來持續價值。創新能力同樣可以劃分為兩個層次:一是系統創新能力,強調從戰略、組織、技術到運營等全局性、系統性的協同提升,這決定了企業未來發展的廣度與深度;二是節點創新能力,聚焦關鍵工藝、技術細節和服務節點的打磨與優化,是企業贏得市場差異化競爭的鋒利“武器”。本質上,創新能力體現的是企業的“新質生產力”,決定了企業能否跳出“項目依賴型”循環,實現從技術型企業向價值型企業的躍升。
?
不同類型的勘察設計企業,在構建能力體系時路徑各異。綜合型設計院更適合以平臺化思維整合資源、構建生態,鏈接全產業鏈條中的關鍵節點,打造協同作戰能力。在這種模式下,企業不僅要有調動產業鏈資源的能力,還要形成以客戶需求為核心的閉環服務體系,同時通過系統性創新,構建適應快速變化的組織機制,使企業具備應對外部不確定性的韌性。生態化、平臺化的組織形態和價值鏈協同,是綜合型設計院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基石。
?
專業型設計院則應聚焦細分市場,走“專精特新”發展路徑。企業通過持續深耕特定專業領域,強化節點創新能力,在產品、技術或服務方面形成壁壘,打造獨一無二的競爭優勢。這不僅包括提升核心產品的設計能力與迭代能力,更包括深化產品思維,理解客戶真實痛點,從價值創造視角去定義設計服務。同時,精準定位用戶群體,塑造鮮明的品牌形象,通過特色化服務獲得客戶長期信任與穩定項目來源。
?
區域型設計院的發展策略,則更側重于本地資源的深耕與整合。在區域市場范圍內形成“資源聚集+高效轉化”的能力體系,是其生存與發展的關鍵。一方面,依托地緣、人脈、屬地服務優勢,全面布局區域內的業務體系,實現“在地做強”;另一方面,通過對接外部資源進行協同合作,在區域內形成資源整合與供給能力,構建面向本地、聯動外部的雙循環體系。同時,強調服務的現場化、響應的敏捷化以及客戶關系的深度綁定,是區域型企業打破規模瓶頸、持續發展的有效路徑。
?
站在“存量博弈、數智轉型、生態協同”三重交匯的時代十字路口,勘察設計企業唯有根據自身稟賦、資源條件與目標定位,構建適配的新型能力結構,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穩步前行。開放、合作、鏈接、共建,是走向未來的必然趨勢。企業不僅要在內部打磨自身能力,還應積極融入更大的生態系統,通過多邊協作打破邊界限制,實現能力互補與價值共創。
?
無論是綜合型、專業型還是區域型設計企業,終極目標都是提升為客戶創造價值的能力。在新時代下,勘察設計企業唯有真正擁有資源整合與持續創新雙輪驅動,才能在變化中抓住機會,在競爭中脫穎而出,邁向更具韌性、活力和前瞻性的未來。
【觀點僅代表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場】
掃一掃添加微信
使用小程序
使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