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工程建設領域,勘察工作貫穿項目全生命周期。一般人熟悉的可行性勘察、初步勘察和詳細勘察,多數屬于項目的前期準備階段,旨在為設計和施工提供基礎地質數據。然而,實際施工過程中,現場地質條件可能復雜多變,施工環境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因而往往需要開展施工勘察,這是一種針對具體施工問題的補充勘察工作,確保工程安全、施工合理。
?
施工勘察區別于早期勘察的主要特點在于其針對性強,針對現場在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具體問題進行調查分析。施工勘察一般用于樁基、隧道工程,也應用于特殊地質條件下的淺基礎、基坑和非開挖管道敷設等工程。接下來,筑招網小編將詳細介紹哪些情況下需要開展施工勘察,以及施工勘察的具體內容和意義。
?
基礎施工是整個工程建設的根基,如果基礎設計依據的地質條件與現場實際差異較大,可能引發嚴重的安全隱患和工程質量問題。以下幾種情況尤需開展施工勘察:
?
1. 地基土性質與勘察報告不符
在基礎開挖過程中,如果發現地基土層分布、厚度和性質與原勘察資料有較大差別,比如軟弱土層遠比預估厚,或發現未曾報告的地下空洞、古河道等復雜地質現象,需立即組織施工勘察,詳細調查地基條件,調整設計方案,確保基礎安全。
?
2. 難以確定基礎持力層
基礎持力層是承載建筑物重量的重要地質層面。在巖溶發育區或地質構造復雜地區,持力層分布不均、溶洞分布密集,難以通過常規勘察精確判斷。施工勘察通過現場采樣、測試和詳細地質編錄,明確持力層的范圍和承載力,指導后續設計與施工。
?
3. 地基加固效果檢測
采用強夯、換填、注漿等地基加固措施后,需驗證加固效果。施工勘察利用鉆探、靜載荷試驗、標準貫入試驗等檢測技術,評估加固層的承載能力和變形性能,判斷是否達到設計要求,必要時指導補充加固措施。
?
基坑開挖直接關系到工程安全和周邊環境穩定,施工勘察在此階段主要關注以下問題:
?
1. 邊坡穩定性監測與分析
基坑邊坡土體可能因開挖引起位移、裂縫或坍塌,尤其在軟土地層或高水位區域更為敏感。通過施工勘察檢測土體物理力學參數、地下水情況和邊坡變形狀況,評估穩定系數,制定合理的邊坡支護方案,防范坍塌風險。
?
2. 地下水異常狀況調查
基坑開挖時出現涌水、流砂等異常,影響基坑安全及周邊設施。施工勘察通過鉆探和水文地質分析,掌握地下水類型、水位變化及補給方式,科學設計降水和截水方案,保護基坑和周邊環境安全。
?
隧道施工環境復雜多變,施工勘察對于確保施工安全、優化施工方案極為重要。
?
1. 圍巖級別重新評估
施工過程中實際圍巖狀況可能發生變化,或前期預測不足。通過施工勘察,對掌子面巖石特性、結構面和破碎帶進行詳細分析,調整圍巖級別,指導支護設計,提高施工安全系數。
?
2. 地質構造詳細探測
隧道穿越區域可能存在未知斷層、褶皺、裂隙等地質構造。利用物探、鉆探等方法,施工勘察能夠查明這些構造的具體分布和性質,為風險控制和施工方案調整提供依據。
?
3. 襯砌背后空洞無損檢測
襯砌完成后,襯砌背后空洞會導致結構受力不均,引發裂縫和變形。施工勘察應用地質雷達、超聲波等無損檢測技術,對襯砌背后狀況進行排查,及時發現并處理隱患。
?
在特定巖土類型和生態敏感區,施工勘察同樣不可缺少。
?
1. 特殊巖土特性調查
膨脹土、濕陷性黃土、軟土及鹽漬土等特殊土質,會引起建筑物不均勻沉降或變形。施工勘察深入了解這些巖土的物理力學變化,為施工設計提供科學指導。
?
2. 高環境保護區域的地質監測
城市核心區、生態保護區和文物保護區等地,施工可能對周邊環境造成影響。施工勘察評估施工帶來的環境風險,監測地面沉降、地下水污染及生態破壞,協助制定環境保護措施。
?
施工勘察是連接前期勘察和施工實際的關鍵橋梁。它針對現場具體問題展開,彌補了前期勘察的不足,提高了施工安全保障水平。通過科學的施工勘察,工程建設單位能夠及時調整施工方案,避免因地質條件變化帶來的安全事故和經濟損失,確保工程質量和進度。
?
每個工程項目的現場環境千差萬別,施工勘察能為項目安全和順利施工提供科學依據。工程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應高度重視施工勘察工作,及時開展針對性勘察,完善施工設計和管理方案,保障項目建設目標順利實現。
【觀點僅代表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場】
掃一掃添加微信
使用小程序
使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