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些人找工作,一個星期就搞定;而有些人,投出去幾十上百份簡歷,連個面試電話都沒響過。你心里可能早就憋了一句:憑什么?我學歷也不差,經驗也有,怎么連見一面的機會都不給?
是的,現實往往比你想象的更冷。你以為自己已經準備好了,其實你連“門檻”都沒踩到。為什么你總是被卡在簡歷這一關?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那些你不愿面對、卻必須接受的真相。
?
說句扎心的:很多人寫簡歷,不是想讓HR看懂,而是寫給自己看的。
堆一堆職責內容,寫“負責協助項目”“參與整理資料”,卻一句都沒有說清楚你到底做出了什么成果。
更嚴重的是,有些人復制粘貼模板,連格式都沒整理干凈,項目寫得零碎,技能堆得虛浮,一看就是敷衍應付。
HR每天要篩幾十份、上百份簡歷,不到十秒就能決定一個人有沒有進入下一輪的可能。你連“讓人多看一眼”的能力都沒有,怎么可能贏得一次面試機會?
?
很多人是這么找工作的:看到崗位名稱順眼、工資寫得不錯,點兩下“立即投遞”就完事了。
但你有沒有看清楚,崗位到底需要什么人?三年以上經驗是硬要求?是否需要特定技能?是否限定專業背景?
如果你是剛畢業的,卻投了個明確要求3年以上工作經驗的崗位,HR為什么要浪費一個面試名額在你身上?
如果人家要求“熟悉PS、CAD”,你連軟件都沒碰過,那你靠什么跟別人競爭?
?
你覺得自己學歷不錯、做過項目、有實習經驗。可你永遠不知道,這份簡歷的后臺同時躺著怎樣的“對手”:
有人名校畢業,實習經歷含金量十足;有人參加過真實項目、做出過可驗證成果;還有人簡歷背后站著前公司推薦人……
在這些人面前,你的優勢根本不明顯,甚至連被“撈一眼”的機會都沒有。
你以為被刷是運氣差,但實際上,是這個崗位不缺像你這樣的人,甚至比你更好的人一抓一大把。
?
很多企業會設一些“看起來不講理”的硬門檻:
比如必須統招本科、必須985、必須有某某行業經驗。你覺得不公平,但對方根本不打算解釋——他們就是這么篩選的。
這是現實。企業不是在找“潛力股”,而是要找“立刻能用”的人。
你可以不服,但你要想辦法變得足夠優秀,才能打破這些門檻。否則,再多的委屈也只能藏在心里。
?
今天投設計崗,明天投運營崗,后天連行政、銷售也不放過。
你看似很努力,但你的職業軌跡太混亂。HR一看你的簡歷,就會問:這個人到底想干嘛?
沒有目標的人,沒人敢招。因為企業要的是“明確職業方向、有成長潛力的人”,而不是“找不到方向、隨便試試”的求職者。你自己都不確定的路,別人怎么敢帶你走?
?
這句話很扎心,但也很真實。
有些崗位,是內部消化走過場;有些崗位,看的是“誰推薦的”;有些崗位,看的是學校、出身、過往公司名氣……
你不是不優秀,只是你站的位置離“入口”太遠了。你連企業的視野范圍都沒進入,自然無法獲得一次面試的機會。
?
不要覺得簡歷被拒是一種羞辱,那只是現實給你的提醒。
不是你不好,而是你不夠好;不是你沒努力,而是你用錯了方法。
面試從來不是一種“機會”,而是能力、背景、眼光和準備的疊加結果。
不要把問題都歸咎于外部環境,問問自己:
A、簡歷有沒有好好寫?
B、是否認真研究過目標崗位?
C、自己的專業技能有沒有真正“對口”?
D、有沒有人可以推薦你、背書你?
E、你投遞的方向,是你真正擅長的嗎?
如果這些問題你都回答不上來,那你連面試資格都沒有,并不冤。
努力很重要,但你得在正確的方向上努力。否則,再多的簡歷,投出去也只是石沉大海。
【觀點僅代表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場】
掃一掃添加微信
使用小程序
使用公眾號